了解茶葉

  坪林文山包種茶介紹

  臺灣茶小知識

 
  包種茶起源
  在早期,臺灣出產的茶葉只有烏龍茶一種,內、外銷售甚佳。但自清同治十二年( 1873 年)起,由於受到世界茶業不景氣的影響,外銷銳減,因臺灣茶葉價格高於其他地區,無利潤,終致臺北專門出口烏龍茶的五家洋行停止收購,遂使烏龍茶有行無市,陷入絕境。部份茶商為求生存,就將臺灣烏龍茶運至福州,改製成包種茶,這種新口味的茶葉,當時稱為花香茶,也開啟了從烏龍茶改製成包種茶之先。

茶文化:包種茶與烏龍茶習習相關

  臺灣由於氣候溫暖,空氣潮濕,雨量均勻,土壤富於有機質,適於茶樹之生長,自古就有野生茶樹,但真正有經濟價值的茶樹,一般相信茶花樹是距今約200餘年前, 中國大陸移民到臺灣時,由福建移民柯朝氏所帶來的閩茶品種,首先種植在魚坑(今臺北縣瑞芳地區),發育極佳,繼而石碇、深坑、拳山(現今文山)、大坪山、遠及新竹等地,也相繼植茶。但在光緒七年(西元1881年)以前,臺灣茶只有烏龍茶一種。

  清光緒七年(西元1881年),福建同安茶商吳福源(吳福老)深感將臺灣茶葉運至福建改製包種茶,運費貴、風險大、成本重,實際獲利不多;為求降低成本,遂帶茶師來臺,在臺北設源隆號,就地直接加工生產包種茶,同年即銷售國外,成為臺灣包種茶外銷之始。而南港包種茶據載是清朝光緒年間福建安溪王、魏二氏見臺北州七星郡大內樟栳寮(今南港大坑)一帶,風土相當適合茶樹生長,因而引進茶樹栽植,並精研包種茶產製技術,傳授指導鄉人,為臺灣包種茶規模量產之始。

  「包種茶」是福建製茶的特殊技巧,茶葉採摘下來後就在該地焙製成團茶,進貢京師。因宋代皇帝皆嗜飲茶,徽宗更是品茶高手,因此對茶的品質要求甚高,亦帶動了製茶技術的競爭,閩浙一帶每年舉辦茶葉比賽,最盛時有二十二省六百餘縣參加,選出與賽中上好品種二十餘種,其中以武夷茶的香氣、滋味最佳。所謂「包種茶」是武夷「岩茶」的製造方法之一。

 
北勢溪
北勢溪邊茶園風光
茶花
茶園風光
茶樹
石碇
 
 
 

包種茶名稱由來

   據日人井上房邦氏之調查報告指出,包種茶是包種茶葉距今150餘年前由福建泉州府安溪縣人王義程氏所創製,仿武夷岩茶的製法製造安溪茶,並由他倡導及傳授製法,當這種茶葉製成後,用方形福建毛邊紙兩張內外相襯,放入茶葉四兩包成長方形之四方包,包外蓋上茶名及行號印章,稱之為「包種」,然後運往福州加實香花出售,或經由廈門直接運銷南洋,這是包種茶製造的開始,也是包種茶名稱的由來。現亦有人將之古意新解,稱之「包中」,希望喝茶後參加應試會考也能包中。

 

 

pstea 坪之鄉自然生機園  
  電話訂購:0978-088-250  LINE id訂購:598489
坪之鄉 版權所有 pstea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.